近日,河北省教育廳印發通知:課后服務必須堅持學生自愿參加原則,不得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學校課后服務應體現公益普惠性,能夠免費提供的資源和服務應免費提供。
(據1月10日《滄州晚報》2版)
學生已經下課了,家長卻還在上班,那孩子由誰來照看?為了方便家長接送孩子,各地紛紛開展了課后服務,采用“政府埋單”“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和老師進行適當補貼。即使是有償服務,家長所繳納的費用也并不高,相比于外面的托管機構,這個收費大多數家長是可以接受的。
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政策剛實施時,家長就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他們明確表示,課后服務既解決了無法及時接送孩子的難題,也減輕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負擔??梢哉f,政策實施之初可謂是“好評如潮”。
隨著課后服務政策的全面展開,漸漸暴露出了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在社會上引發了一些爭議。其實各地教育部門對課后服務做了很具體的規定,其中一條就是家長和學生必須自愿的原則。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這個自愿參加卻變成了“被迫自愿”。
課后延時服務是為了方便“上班族”的家長,但是很多家庭有人接送和看管孩子,這部分學生沒有參加延時的必要。同時,教育部對課后服務具體要求,是開展活動或是閱讀,或是寫作業。但有些老師會借延時服務講解題目或是補課,這就變相要求所有學生參加,并收取一定費用。
如今,河北省教育部門印發通知,再次強調,中小學生是否接受課后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愿選擇,嚴禁各地以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這樣的通知是非常必要的,因為課后服務不是人人需要。一旦強制,就變成了好心辦壞事。希望學校在執行過程中,能按照規章制度來,把這個本該屬于家長選擇的權利交給家長,讓好政策落實到實處。
總之,只有遵循學生自愿、家長自愿原則,課后服務才能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受歡迎。
葛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