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職守、孝敬尊長?!边@句話,在河間王翠敏的家里,體現在了四代人的一言一行里。
43歲的王翠敏是河間市瀛州學區中心學校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熟悉的人都說,她是個“拼命三娘”,也是個特別孝順的人。每當別人這么叫她時,她總是笑著說:“俺根兒上就好?!?/p>
王翠敏的爺爺王長富是河間市北石槽鄉南石槽村的老黨員,為人善良正直,一生忠于黨的教育事業。在爺爺的言傳身教下,她的父親王章信也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并擔任北石槽鄉開發區黨支部書記,創建了“中國臺布生產基地”。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她和哥哥王增樹早早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F在,王翠敏的女兒也成為邢臺學院漢語言文學系的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王翠敏(右一)和女兒、父親王章信(右二)
20多年基層書記創建“中國臺布生產基地”
父親的言傳身教,一直是他們兄弟姐妹的榜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說起父親的故事,王翠敏眼神里都是崇拜和欽佩。時光流轉到1978年,她的父親王章信在去山西外出聯系業務時發現了飯店、小吃部鋪設塑料桌布的商機。起初,他從天津進貨,再銷售,后來自己買機器設備生產一次性臺布,開啟了臺布創業之路,也成為南石槽村第一個萬元戶。后來的十幾年,他帶動了一批批北石槽人走向全國各地,臺布銷量占到了全國的90%以上。
在生意越做越好的時候,鄉黨委書記找到了他,商議在北石槽鄉開發區成立黨支部,讓他擔任黨支部書記,牽頭帶動鄉鎮經濟發展。
王章信人緣好,勤勞肯干、為人大方,德服于人。身為黨員的他,沒有過多顧及自家生意,毅然接受了這個勞心費力的“領頭羊”工作。他上任的第一步就是把各村有能力又熱心腸的人吸收到黨組織隊伍中,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并說服他們在北石槽開發區投資,買地建廠房,把他們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資源有效聚合。
王章信深知臺布行業的巨大潛力,就引導這些生意人出資購買生產一次性塑料臺布機器設備,生產出來的臺布銷往山東、山西、天津、河南等地。隨著臺布產業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這些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村民們不用出村就能就業掙到錢,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提高。
2003年,在王章信的帶領下,北石槽鄉成為遠近有名的“中國臺布生產基地”。在經濟的大潮中,人們都忙得熱火朝天,賭博打麻將的少了,酗酒吵架的不見了,風氣也有了很大改善。每每被夸北石槽鄉經濟好、人團結,王章信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的就是老百姓越來越好!”
現在,王章信年近70歲,賦閑在家時刻教導兒女們:“我老了,不能為國家繼續作貢獻了,你們要好好地工作,永遠跟黨走,與黨同心同德,完成我尚未完成的任務?!?/p>
女兒恪盡孝道,筑和諧幸福之家
人生至善莫大于孝。王章信常常教導王翠敏:“孝為德之本,百善孝為先,要繼承咱家尊敬長輩孝敬爹娘的傳統美德?!?br />
王章信孝順爹娘在全村是出了名的,他母親身患重病臥床8年,父親腦溢血病了兩年,他和妻子盡心盡力、細心耐心地伺候。作為女兒的王翠敏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在工作中,王翠敏恪盡職守,獲得了很多榮譽,經常被上級點名表揚。在家庭中,她與丈夫相敬如賓,互敬互愛,無怨無悔地侍奉公婆、照顧孩子,是公婆眼中的好兒媳、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孩子眼中的好媽媽。一家人曾榮獲河間市2020“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前些年,王翠敏的公公患腦萎縮,導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有飲食起居都需要人照料。她愛人是獨生子,伺候老人的重擔就落在了夫妻二人身上。來來回回穿梭在各大醫院、守護在病房。醫院的醫生護士都認為伺候老人的是一對兒女呢,當知道是兒媳后都連夸孝順。
老人臥床6年,王翠敏耐心細致地照顧,雖辛苦,但從無怨言。公公去世后,為了更好地照顧婆婆,想讓婆婆跟他們一同搬到樓房生活。但婆婆住慣了自己的平房小院,舍不得老鄰舊居,不愿去。她怕婆婆孤獨,就讓小女兒跟老人一起生活。起初小女兒不愿去平房住,她就帶著小女兒一起陪老人在平房居住,慢慢地,女兒適應了平房的生活?,F在老人離不開孩子,孩子也離不開奶奶了。
王翠敏從不讓婆婆生氣,從沒有與婆婆高聲說過話,更沒有跟婆婆紅過臉,事事順著婆婆,哄婆婆開心,將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尊老成了這個家的家風,在她的感染下,孩子們都很懂事,也十分敬重長輩們。
身教重于言教,奉獻精神永續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投射在孩子的身上。
對于兩個女兒的教育,王翠敏相信身教重于言教。她注重孩子們的心靈成長和品德培育,帶領女兒們從小接受紅色教育,經常給她們講紅色故事、革命歷史,學習先輩們不畏犧牲的精神。節假日只要有機會,她就會陪孩子們看電影,一起感受紅色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好的家風,不僅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后對自己教育的回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王章信作為黨員干部第一時間捐資。行勝于言,王翠敏的哥哥在外經商,也為家鄉捐資助力抗疫。作為瀛州學區一名共產黨員,她第一時間去社區報到,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卡口執勤,挨個進行核實排查測溫登記。執完勤,還要開車30公里趕回老家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娘。
王翠敏的沖鋒在前、以身作則,深深影響了孩子,女兒也加入了志愿者疫情防控中。女兒說:“媽媽用實際行動為我上了一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黨課。我現在也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了,也要成為 一名忠誠擔當、甘于奉獻的共產黨員,讓咱家紅色精神永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