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鄲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探索形成“1533”工作機制,即通過“設立1個實踐日、深化5項活動、建好3支隊伍、融合3大平臺”系統化實踐路徑,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引領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積極作用,有力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向縱深發展。
設立集中活動日,建強文明實踐陣地
2018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出戰略部署。近年來,邯鄲市將每月6日定為全市“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通過建陣地、聚合力、強機制,扎實推進文明實踐工作。一是規范建設陣地。緊密圍繞基層工作實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基層黨組織建設相結合,先后印發《邯鄲市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指導組的組成、職責及運行方式》《邯鄲市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安排意見》等規范性文件,按照有機構、有場所、有標識、有隊伍、有項目、有渠道的“六有”標準,抓實組織領導、經費統籌、督導機制“三項保障”,壓實各級黨組織在建設使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中的工作責任,讓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在基層落到實處。目前,全市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基本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全覆蓋。二是整合實踐力量。推動文明實踐活動與中心工作、群眾需求有效銜接,組織優秀工作者、業務骨干、道德模范、“邯鄲好人”、志愿者等力量,圍繞鄉村振興、文明風尚、惠民服務等主題,面向基層單位、農村(社區)開展活動,在每月6日集中發力,確?;顒油虬l力、同頻共振,形成熱潮。三是強化制度約束。按照“健全機制、細化方案、精準環節、提升成效”的要求,針對群眾“點單”需求,設置工作臺賬,對工作運轉程序、保障條件、完成時限及目標效果提出優化方案,推進部門(單位)合力落實,并將完成情況納入意識形態工作績效考核測評項,推動文明實踐從“軟約束”變成“硬約束”。
深化五項活動,創新文明實踐方式
深化開展理論宣講、志愿幫扶、文化惠民、“三下鄉”“健康小屋”五項活動,發揮市級文明單位自身優勢,構建“標準化+個性化”的供求機制,編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文明實踐網絡,惠及基層群眾。一是“惠民幫幫團”宣講聚民心。組織黨員干部、宣講骨干和教育文化、衛生健康、應急救援、法律服務等專業工作者組成“學黨史 心連心 辦實事 惠民幫幫團”機動宣講小分隊,采取“宣講+幫扶服務”方式,注重在宣講中解決群眾實際問題,面向基層開展“靶向宣講、訂制宣講、點單宣講”。二是“微愛實踐”志愿幫扶解民憂。創新推出“進萬家 訪民情 解民憂”活動,組織市縣鄉村四級文明實踐隊伍,聚焦開展搶險救災、排查化解矛盾、救助困難群眾、助力鄉村振興、參與疫情防控等五項任務,累計30萬人次參與“微愛接力”“微愛圓夢”等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努力實現“黨員下得去,群眾見得到,民情上得來,實事辦得好”目標要求。三是“歡樂城鄉”文化惠民。注重發揮戲曲、舞蹈、美術、攝影和民間工藝等文藝活動作用,推進文化惠民。組織創編了一批體現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歌曲、“三句半”“快板書”在文明實踐“百姓劇院”等場所演出,推進活動向基層縱深延伸。四是“三下鄉”常在鄉。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三下鄉”活動的前沿哨所,制訂年度進程安排,廣泛動員“三下鄉”成員單位,盤活整合優勢資源。發揮“名人名家藝術團”“文藝志愿者協會”等文明實踐隊伍作用,抓實農林“科技套餐”培訓,做好“名醫走基層”服務活動,努力為基層辦好事、為群眾辦實事。五是“健康小屋”護健康。通過“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把遍布城鄉的“健康小屋”打造成健康教育基地,采取大喇叭、明白紙等形式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識、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教育,積極推行全民體質監測。引導支持醫療專家團隊與基層醫療機構建立“醫療聯合”協作關系,廣泛服務基層群眾。
建好三支隊伍,壯大文明實踐力量
廣泛調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社會力量,支持和鼓勵“五老人員”、企業家、技能人才、新鄉賢等發揮各自專長、優勢,把文明實踐觸角延伸到戶、輻射帶動成組、打造特色服務隊。一是設立“中心戶”。號召基層干部、文化能人、技術能手等自發設立“中心戶”,吸引周邊群眾入戶參加活動。叢臺區打造出書法學習展示的道合文化之家、廣場演唱的合唱文化之家、吸納退役軍人創作詩歌書畫的軍創文化之家等。二是構建“互助組”。以中心戶為點,輻射組建文明實踐“互助組”,引導開展地方戲曲比賽、鄉村體育比賽、文藝展演等活動,培養廣大群眾的共同興趣愛好,激發參與熱情。三是打造“服務隊”。充分發揮互助組孵化乘數效應,建立就業、養老、教育等“服務隊”。館陶縣藺村組建了“惠民幫幫團”文明實踐服務小隊,走進孤寡老人家中,開展愛心服務、溫暖親情等志愿服務,深化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
融合三大平臺,增強文明實踐成效
充分發揮“兩中心一平臺”空間相鄰、線上相融、資源相通的獨特優勢,全力打通線上線下各環節,構建文明實踐融通共建新路徑。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打造了18個特色鮮明、風格多樣的“學習強國”學習課堂,將“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優質資源作為開展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集中觀看黨史紀錄片、紅色電影知識競賽、挑戰答題等,增強活動效果。在“學習強國”邯鄲學習平臺和磁縣、峰峰礦區、武安市等縣級融媒體中心開設“文明實踐”專欄,常態發布服務項目,推送活動動態,展示實踐成果,持續擴大覆蓋面。按照“互聯網+文明實踐”工作思路,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與志愿服務一線幫扶等相結合,在廣電網絡平臺實現了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滿意度評單“四單”機制,切實把文明實踐融入中心工作,落實在為民服務上。(作者系中共邯鄲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