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橋,作為我國雜技藝術的發祥地,以其源遠流長的技歷史、豐富多彩的雜技民俗、驚險奇絕的雜技節目,在國內外享有盛名, 被稱做“世界雜技藝術的搖籃”,1954年被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為“雜技之鄉”。吳橋縣的雜技藝術歷史悠久,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民謠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吳橋縣城北的吳橋雜技大世界是于國家首批4A級景區,融千年雜技文化于一苑,具有神奇、絕妙、新穎、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吳橋雜技在國內外重大賽事上屢次奪獎,《節日——女子造型》(吳橋雜技團、吳橋雜技藝術學校),《同一個夢想——繩技》(吳橋雜技團)分別榮獲第十屆和第十一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金獅獎。
吳橋縣有50多個雜技團體常年活躍在國內外,從業人員達8000多人。雜技文化產業總收入達到2億元,占全縣GDP總量的8.5%;2007年6月,吳橋順利通過旅游強縣驗收,被評為河北省旅游十強縣。
吳橋橋雜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縣各類雜技學校已發展到26家,常年在校學員達1800多人,其中縣辦雜技藝術學校于1998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培訓中心”。2002年受文化部委托,開始接受第一批坦桑尼亞6名雜技學員,至今,已連續7年為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加納、肯尼亞、委內瑞拉、科摩羅、美國等培訓雜技學員100多名。